科技处
 首页 | 组织机构 | 学科学位点建设 | 科研平台 | 人才团队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科研诚信建设 | 政策法规 | 资料下载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科技处关于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年度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1-06-10 10:05     (点击: )

各部门: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22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校申报2022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项目

重点围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数字云南”、新材料、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天文与空间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战略部署的科技需求,开展创新型研究,力争实现重点产业、特色优势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突破。资助额度为5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此类项目限额推荐申报,科技管理部门将严格依据选题重点和申报条件,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择优推荐。

(一)选题范围:1.绿色能源、2.绿色食品、3.健康生活目的地、4.数字云南、5.新材料、6.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7.天文与空间科学、8.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

(二)申报要求

1. 申请人条件

1)申报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2)申请当年11日未满55周岁(196611日及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5)有较好基础研究工作基础;

6)主持过2项及以上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的,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

7)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

二、面上项目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此类项目限额推荐申报,科技管理部门将严格依据选题和申报条件,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择优推荐。

(一)选题范围

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自主选题。

(二)申报要求

1. 申请人条件

1)申报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2)申请当年11日未满40周岁(198111日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5)主持过重点项目或2项及以上面上项目的,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

6)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

三、杰出青年项目

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承认的、突出的创新性成绩,有望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科研人员,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批进入国内科技领先行列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资助额度为5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

(一)选题范围

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

(二)申报要求

1. 申报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2. 申请当年11日未满40周岁(198111日以后出生);

3. 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

5. 具有主持基础研究项目的经历;

6. 已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本办法中杰出青年项目资助的不能申请;

7. 申请书须明确“项目执行期内进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会议答辩”为考核指标之一;

8. 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的其他规定。

四、优秀青年项目

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承认的、较好的创新性成绩,有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科研人员,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批进入国内科技先进行列的优秀学术骨干。

资助额度为3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

(一)选题范围

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

(二)申报要求

1. 申报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2. 申请当年11日未满35周岁(198611日以后出生);

3. 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

5. 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6. 已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本办法中杰出青年项目和优秀青年项目资助的不能申请;

7. 申请书须明确“项目执行期内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会议答辩”为考核指标之一;

8. 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的其他规定。

五、青年项目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自由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独立主持项目、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创新思维,培育创新后继人才。

资助额度为5万元/项,项目实施期限3年。

(一)选题范围

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自主选题。

(二)申报要求

1. 申请条件

1)申报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2202011日以后首次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签订聘用合同,35岁以下(198611日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具有博士学位;

5)已主持过云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含各类联合专项项目)的不能申请;

6)项目须提出明确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考核指标,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升;

7)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

六、各类联合专项

昆医联合专项、中医联合专项、地方本科高校联合专项等根据各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规定的条件进行申报。

七、相关要求

(一)项目经费按照《云南省科技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部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执行。省基础研究计划中的重点项目、杰青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项目申请书和经费预算书中,只需填写项目总经费,不需填经费明细。

(二)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含各类联合专项项目)逾期未验收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

(三)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科研人员,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不含青年项目和各类联合专项项目)。

(四)2个及以上单位共建的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指标数与其他实验室一致。

(五)项目申请人应当根据项目的研究方向选择对应的申请代码,选择申请代码时,尽量选择到最后一级。

(六)申请人应当是所申报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限为1人;项目组成员与申请人不是同一单位的,参与者所在单位视为合作单位,合作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有合作单位的,须扫描上传双方单位正式签订的合作协议。

(七)重点、面上项目扫描上传课题组成员签名页,杰出青年、优秀青年、青年项目不用填报项目组成员表。

(八)由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申请人在项目申请及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针对相关医学伦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问题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扫描上传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证明。

(九)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必须在申请书中提供依托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伦理委员会审查意见;多单位参与的涉及伦理学研究的申请需分别提供各参与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证明文件;境外机构或者个人与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涉及人的伦理学相关的研究,应当出具国内合作研究单位提供的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证明文件;研究项目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需在申请书中说明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过程和程序。

涉及伦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获批准后如若在执行期间更改研究计划的,需按以上要求重新向省科技厅提交更改研究计划后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证明。

(十)对于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项目申请,依托单位和项目申请人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有关部委、我省关于伦理和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项目申请,须扫描上传依托单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诺书。

(十一)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研究的项目申请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

(十二)涉及实验动物生产、使用的项目申请,须扫描上传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

(十三)同一研究内容已获得过财政经费资助的,基础研究计划不再立项支持。同一研究内容同一年度获得2类及以上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建议的,按财政经费资助较高的类别立项支持。

(十四)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应当注明得到“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XXX(项目编号)”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Yunnan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jects (grant NO. XXX)”。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

八、申报流程

省基础研究计划实行网络申报,申报网址为:https://116.52.249.142。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申报信息网上在线填报(选择基础研究计划下对应的项目类别),在填报前,请认真阅读相关使用说明。项目负责人账号(已有账号,直接登录)需通过学校分配,请将姓名、电话、邮箱和所在部门信息告知科技处,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科技处邮箱xzkjc@cxtc.edu.cn

在线申报不需提交纸质材料。但有合作单位的项目须上传签字盖章的合作协议(项目组有外单位人员即认为是合作单位)。涉密项目不通过网络申报,按保密程序向省科技厅相关处室提交有关材料。

我校受理填报时间为2021610日至2021719日止。

相关事宜请与科技处项目管理科联系,电话:3010220

此通知


附件: 1、《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22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3、《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4、《云南省科技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部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工作的通知》


  楚雄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处

2021610日       


附件【附件材料.rar已下载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楚雄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处  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 鹿城南路546号 邮政编码:675000,邮箱:xzkjc@cx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