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
 首页 | 组织机构 | 学科学位点建设 | 科研平台 | 人才团队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科研诚信建设 | 政策法规 | 资料下载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云南省社会科学奖2022年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2-09-07 09:32     (点击: )

各学院、部门: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名额

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设特等奖、荣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二、三等奖分为著作类、研究报告类和论文类;评选200项成果,特等奖、荣誉奖均不超过1项,可以空缺,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10%,二等奖占获奖总数的30%。

二、评选范围和条件

申报者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廉洁守法,近5年未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申报者所在单位及推荐部门必须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申报者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评选工作坚持面向一线,原则上不评选副厅级或者相当于副厅级以上单位和干部、县级以上党委或者政府申报的成果,县处级干部申报的成果不超过评选总数的20%。在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长期奋战在一线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可以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身份申报成果参加评选,但应严格控制评选数量。

申报成果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我省作者发表(出版)或完成的成果。包括:

1.在国内外报刊、出版社和广播电台、电视台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社会科学学术性科研成果(包括著作、论文、调研报告、科普读物、工具书、译著、古籍整理、教材以及与上述形式相关的非文艺创作类学术理论性音像制品文字版本等),均可以申报评选。以外文发表的研究成果在申报时须提交中译文本。以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形式发表或出版的研究成果,须提供相关部门资质证明。

2.应用研究成果,指未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报告,确已被实际工作部门采用,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提交鉴定验收报告和州(市)、厅(局)级以上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可参加申报。

(二)由我省作者同国外、省外作者合作,并以我省作者为第一作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可参加申报;如若获奖只向我省人员授奖。

(三)多卷本的学术著作,须待各卷出齐后并以最后一卷的出版时间为准统一申报。

(四)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参评:

1.纳入国家、省级出版项目的再版成果;

2.已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

3.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成果;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属国家秘密的研究成果;

5.论文集不能作为个人著作申报(其中的单篇论文可以作为个人论文申报)。

三、评选程序

评选工作严格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选、民主择优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两审三公示”程序,即实行初审和复审两次审核,分别在本单位、州(市)范围和全省范围内进行公示。

根据评审工作有关组织推荐的要求,学校科技处对本校拟推荐的申报者所申报成果的政治方向和申报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在本单位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申报成果名称、申报者姓名、成果形式、学科分类、合作者。

四、申报材料及时间要求

个人提交的纸质版申报材料包括:

(1)《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申报表》一式一份;

(2)参评成果一式四份(其中一份必须是原件)、《申报成果简介(活页)》一式四份;

(3)说明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参考佐证材料一式四份(参考佐证材料将作为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4)研究报告类,须提交鉴定验收报告和州(市)、厅(局)级以上部门出具的采用该成果的书面证明一式四份(其中一份必须是原件)。

请有意申报的教师填写《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申报表》,签署著作权承诺,并按以上要求提交相关材料至科技处审核,并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科技处邮箱。每位申报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联名成果仅限第一作者有申报权。

申报截止时间:2022年9月20日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楚雄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处  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 鹿城南路546号 邮政编码:675000,邮箱:xzkjc@cxtc.edu.cn